Wednesday, June 8, 2016

2015年观影记录最爱(一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导演:杨德昌
主演: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






































一如既往,第一名依旧不是英文片。一如既往,又是一部超长的电影上榜。3小时57分钟,都忘了当初是怎样看完的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之前最爱的华语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说的也是女神变bitch的故事。我好像没有聊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就顺便说说几句吧。其实两部说的都是步入青春期后,对于原先带着美丽幻想的成年世界逐步幻灭,并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女神”,作为完美事物的象征

两部电影不同之处在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像是一段回忆,支离破碎的当儿又掺杂着幻想与现实。那就像是一场很多很多年以前的梦;《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走写实风,并通过层层递进的心理塑造让男主角步步走向灭亡。两位男主角对女神变bitch的反应也很不一样。《阳光》选择逃避。只要不去理它,这个世界就还是完美的,但最终仍被迫向“成长”俯首称臣;《牯岭街》选择反抗,或者俗称的叛逆期。不过你又怎么可能抗得过这个世界。可能是因为《牯岭街》的主角太像我了吧,理想主义,坚持原则的对错,但同时又对于不羁放纵,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所以我很轻易的就投入在这部电影里

其实我对台湾电影蛮反感的。不论是所谓大导的作品,还是所谓创造票房纪录的电影,看完后的感觉都是。。。为什么这么拖啊?节奏为什么这么慢啊?直到我遇到这部,虽然还是蛮拖蛮慢的lol,不过杨德昌的style就是合我的胃口。杨德昌的电影就是,你看完后可能不记得这部戏的故事讲了什么,或者明明就那么点故事,却可以拍这么长。但你却会记得很多很多的对白

比如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
“你的意思是要帮助我来改变我,是不是?你怎么跟别人一样啊?我看错你了。你原来跟那些人都一样,对我好,就是想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你没有出息啊你!不要脸,没有出息啊!”















这是我看过的华语电影里,最震撼我的一幕,没有之一。其实这一幕有点像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的结尾一样去引领观众产生犯罪的念头。当然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做得更成功一些,不过这样的处理在华语影坛很少见(我好像没见过)

可能我有自虐倾向吧lol,最近很喜欢把这一幕挑出来一遍又一遍的重看去刺痛自己。痛在于,“你以为你是谁啊?”,我什么都不是;痛在于,看着自己的最爱自甘堕落;痛在于,选择亲手摧毁自己的最爱;痛在于,最终两人一同灰飞烟灭。其实这真的是爱吗?还是男主角只是想要从女神身上找到被依赖的感觉。又或是如同小明(女主角)所说的,“对我好,就是想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

又比如说,
“冇春袋既,都系好麻烦咖”



















男主角父亲对男主角说的话。红颜祸水的意思,也暗示男主角最终会因为女神而逐步走入深渊

上图右手边就是男主角,当年嫩嫩的张震。当时分别年仅15和18岁的张震和杨静怡因为这部电影双双提名金马奖影帝后















聊回杨德昌。杨德昌其中一个特色是对于灯光大胆的运用。他的电影里常常会一片黑暗,然后就只看到几个黑影在那边走来走去,说着对白。《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震拿着手电筒照来照去照了五分钟这一幕














整个场景就只有来自手电筒这一道光,而控制这一道光的,是一名15岁的少年

男主角家里五兄弟姐妹代表着不同的象征:
大姐 稍显成熟,是父母不在时的一家之主
二哥 家里被忽视的人物,做错事时的代罪羔羊
三姐 虔诚教徒,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信仰
小四(男主角)正经历青春期的迷惘与叛逆
小妹 小孩,正迅速成长

三姐在男主角最终堕落后的反应最激烈,最歇斯底里。这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为四弟祷告后,上帝没有拉他一把,让他觉醒或浪子回头,反倒让他越陷越深至无法返回。对于宗教信仰的质疑与愤怒,杨德昌的另一特色,这在华语电影里也很少见

最后想要吐槽一下杨德昌的taste。其实电影里的女神,长得不是很女神lol

















不过如果考虑到这是真人真事改编,再考虑到原型的外貌,其实男女主角的还原度还算蛮高的(就不放原型的照片了,怕剧透,虽然已经透得很多了lol)

佚事:
杨德昌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当时的妻子,蔡琴,客串了个小角色(穿黑衣的)


Tuesday, June 7, 2016

2015年观影记录最爱(二 - Foxcatcher《狐狸猎手》)

2)Foxcatcher《狐狸猎手》2014
导演:Bennett Miller
主演:Steve Carell、Channing Tatum、Mark Ruffalo、Vanessa Redgrave






































在看了最黑暗的科幻片Blade Runner探讨科技的底线后,2015年也看了最黑暗的体育传记片追寻运动员的价值。运动员们日夜苦练,寻求让自己成为最佳中的最佳是为了什么?因为爱国情操,所以想要为国家争誉?希望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儿,并尽全力做到最好?还是希望如同明星般得到大众与粉丝们的追捧与肯定?

真人真事改编,关于John Eleuthère du Pont,至今唯一一位曾入选Forbes 400(美国年度最富有的400位富豪),却因杀人罪被判入狱的有钱人。电影自然是从这个事件展开。不过再有趣的故事,交到Bennett Miller手上,都会变得完全不一样。Bennett Miller再一次证明了,故事是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什么切入点去说这个故事,并渴望通过这个切入点表达些什么

男主角之一,Mark Schultz(Channing Tatum饰演),摔跤运动员,奥运会金牌得主。自幼无双亲,被哥哥抚养长大。哥哥Dave Schultz(Mark Ruffalo饰演)是摔跤界的传奇,众人的关注点自然都在哥哥身上。Mark始终活在哥哥的阴影下,即便得过奥运金牌,也没多少人认识他。Mark对哥哥有情感上的依赖,却同时渴望摆脱只是传奇之弟的大众印象

男主角之二,John Eleuthère du Pont(Steve Carell饰演),第N代du Pont家族产业继承者。从小因被母亲过度保护而性格怪异。憎恨母亲总是对于自身能力的否定,同时又渴望向母亲证明自己能创造一番成就。John具备买下大部分东西的财力,却买不下母亲的肯定














John尝试通过建造一个成功的摔跤队来得到母亲的赞赏,邀请Mark成为团队的一员,并以资金资助Mark,以便让Mark在接下来的世界赛中卫冕。缺乏情感寄托的两人一拍即合,John利用Mark继续追寻来自母亲的肯定;Mark则首次得到除哥哥以外的人支持自己去追求更多的荣誉。所以具备利用价值比毫无存在意义更好些?然而这段类似主人与宠物般的不平衡关系最终因John母亲继续的否定而破碎

其实整部戏的竞赛场面不多,更多是在描绘各角色间的联系。主要角色也没几个,然而每个角色间都存在着依赖与反依赖、爱与憎恨,Bennett Miller把这些说得比谁都透。Bennett Miller至今只拍过三部剧情长片,却已被称为最擅长拍传记片的导演。他总是能够从真实事件中找到那神奇的切入点,去说他要说的故事

喜剧明星Steve Carell摆脱以往的既定印象,饰演心理畸形的富豪,通过微微抬头 + 冷冷说话语气的设计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观感,并完成自我突破

















电影拍摄“趣”事:
Channing Tatum用头撞镜子那一幕是真的镜子。官方解释说是因为Channing Tatum太投入角色,所以发疯去撞镜子(虽然我觉得看起来更像是那一幕太长,不知道要演什么了,所以去撞镜子lol)。在电影的部分场景中,你可以看到Channing Tatum头上有一道伤痕

Monday, June 6, 2016

2015年观影记录最爱(三 - Mad Max: Fury Road《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3)Mad Max: Fury Road《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导演:George Miller
主演:Tom Hardy、Charlize Theron、Nicholas Hoult、Hugh Keays-Byrne、Rosie Huntington-Whiteley、Riley Keough、Zoë Kravitz、Abbey Lee、Courtney Eaton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去电影院二刷。是的,这么燃爆的电影,就是要去电影院看才爽嘛。尤其是前三十分钟,肾上腺素飙到了极致,那是我看过最high的三十分钟。文戏点到为止,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让整部电影几近无尿点。在把观赏性推到极致之余又能够将其与艺术性完美融合,《Mad Max: Fury Road》的套路在未来注定会被各商业片争相模仿

这部是《Mad Max》系列的第四部,而前三部的发行年份分别是1979、1981和1985年。看预告片时就觉得这部电影好像怪怪的,感觉就像是那种着重于血腥和露骨画面的cult片。不过看在评价很高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去电影院看一看,然后完全就是stunned。事实证明人家隔了30年再拍续集是有原因的

最吸引我的地方自然是那创意十足的特技表演。虽然说到底终究也只算是马戏团的特技表演,不过一边开着汽车/摩托车一边表演特技一边打,那感觉完全就是燃!















导演在接受访问时提到电影里用的特效很少,主要在于对末世景色的刻画和Charlize Theron的手。这说明大部分高危险特技打斗都是真做真拍。不得不顺便赞一下Charlize Theron的断手做得真逼真

















抛开观赏性,电影也不失应有的深度。女权主义、末世情怀、独裁、对自由的追求、盲目崇拜,还有很多很多。当然也不得不提那注定会成为cult片经典的,红色庞克吉他手
















这么一部摇滚的电影,自然会让人好奇导演George Miller之前有什么代表作。分别有喜剧片《Babe》(小猪宝贝)和动画片《Happy Feet》(快乐的大脚)。风格可以差那么远也是醉

最后不得不提角色超讨喜的Nicolas Hoult

















看完后才发觉这光头竟然是小帅哥Nicolas Hoult,完全出乎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