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一 - La La Land《爱乐之城》)


———————————————————————————————————————
1)La La Land《爱乐之城》2016

导演:Damien Chazelle
主演:Ryan Gosling、Emma Stone、John Legend、Rosemarie DeWitt
———————————————————————————————————————

电影关于情绪,电影不关于情绪。作为人类最显著的特性之一,情绪自然是电影里免不了的话题,人类也容易被情绪左右自己的喜好。但情绪不仅仅只有快乐或悲伤这么简单,它还有很多复杂的元素在里头。我不会说利用情绪来判断一个电影的好坏是错误的,不过在这个九流配乐家都能用音乐将观众煽出眼泪的时代,眼泪、笑声已经变得没有太大的价值了,有时候或许激发你情绪的不完全源自电影

但你又不能说情绪与电影全然毫无关系。作为一项强调创造力的艺术,如何以有趣创意的方式呈现一种情绪,或者利用创新的镜头语言将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挖掘出来,依旧被视为一种艺术性

回头看往年选的第一名,都离不开利用情绪往你的内心深处打击。包括Anomalisa,关于如获珍宝的满足与美梦决裂的崩溃;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关于不愿接受现实的自我挣扎与冲动后的懊悔;Jagten,关于被孤立的无助和不被信任的恼怒;It's a Wonderful Life,关于绝望时的堕落与重见曙光的暖心;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关于愚昧后的懊悔与一切从头开始的空洞;还有Y Tu Mamá También的。。。我扯不下去了,有时候纯粹只是对好剧本没抵抗力lol。当然还有今年的La La Land,关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却又被迫接受现实的无奈


La La Land反传统,La La Land反现代。La La Land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歌舞片,它反复利用新时代的运镜去炫技,去呈现新的可能性;还有那别扭笨拙的舞蹈和一点都不震撼人心的歌声;更不用说不传统的非典型结局。但La La Land又摒弃了很多新潮歌舞片的模式,你可以称其为对于传统歌舞片的致敬,不过更准确来说应该是将传统歌舞片已经淘汰的要素再利用,比如说那以假乱真的风景/背景,比如那些俗得不能再俗的剧情。想不到现在连反现代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反类型片,La La Land真心为各种类型片开出一条新的道路


其实还挺喜欢歌声普普,舞蹈笨拙的设定,这甚至是唯一一部我可以大大声说我唱歌都比男主角好听的歌舞片lol。这么一个更改让角色少了很多距离感,他不再是让人触不可及的舞技或歌喉,他呈现了自然感,他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快乐而跟着节奏摆动身子唱唱歌。歌舞不仅是用来展示视听结合的感染力,它也是一种情绪的体现

关于Epilogue,人人都在聊的Epilogue。在美国电影黄金时期,歌舞片几乎统治了好莱坞一大片市场。毕竟在有声电影初期,歌舞片的感染力是全新又震撼的,观众自然愿意花钱感受娱乐和欢快的情绪。Epilogue并不只是纯粹展现if剧情,它更是传统歌舞片的模式剧情。可惜人生不像歌舞剧永远那么欢乐,永远都有happy ending。在致敬经典的同时又给予观众如此强大的情绪感染力,这结局真心独树一帜


关于颜色。La La Land里大量的用了蓝色 + 红色为主题色。我的理解是,蓝色代表美好的事物,红色代表不美好的事物。将这两很抢眼的颜色搭配,并以颜色来“叙述”剧情与角色心境的变化



更不用说电影一直反复利用五颜六色的单色衣/裙混合去呈现欢乐的颜色海浪




关于音乐。我不知道要如何评价音乐,我只能够用直觉说,这是我听过最好听的电影原创音乐,没有之一


关于Chazelle。要如何评论Chazelle。。。他是一个非常懂得如何炫技的鬼才。他创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镜头语言,一种在Whiplash《爆裂鼓手》就不停炫耀的镜头语言。我不知道有没有专有名词,我称其为。。。乐器特写剪辑??这是必须要对乐谱非常了解,必须要了解音乐里哪个部分是哪个乐器的闪光点,并利用高速剪辑呈现一种节奏感。很炫,非常炫

关于梦想。看到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为了梦想放弃梦想的电影,我不是很苟同。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当你回头看,原来你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放弃你的梦想。是的,你才是梦想

———————————————————————————————————————

后记:

不知不觉,这个blog写了九年。初心嘛,纯粹只是想要介绍自己喜欢的电影给身边的人看。或许口味变了,但初心没变。不过2018年的阅片量真心低得可怜,完全没办法好好静下心来看电影,今年也要拖到2018年的最后一天才写完这篇。所有这可能是最后一篇了,有点可惜的是原本还想了很多十周年特别企划什么的

反正我是不觉得有多少人会因为我写了几句废话就去看一部电影,而且我对电影艺术也一窍不通,哈哈。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以La La Land作为结局挺好的



(此处应该要有音乐)

Monday, December 10,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二 - Vals Im Bashir《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
2)ואלס עם באשיר《和巴什尔跳华尔兹》2008

导演:Ari Folman
主演:Ari Folman
———————————————————————————————————————

关于参战初期的恐惧与迷惘;关于战争时期的迷失与创伤;关于战争结束后的自责与懊悔

纪录片里的第一个故事,是一个纠缠导演友人的恶梦。友人梦里总是被26只狗追着,他觉得或许这些狗就是他在参战时遇到的26只狗。当时他所属的步兵部队来到一个无人的村庄,但村子里有许多狗守着,每当部队稍微靠近村庄,这些狗就会对着士兵狂吠。长官为了让部队顺利进入村庄,便命令该友人将26只狗一一解决。但这26条狗,真的“只是”狗吗?


第一部以动画形式呈现的纪录片。我不清楚为什么他们选择将纪录片动画化,但动画与一般真人电影的最大优势自然是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创作自由度,去完成一些真人电影难以完成的形式或内容。动画更轻易的去呈现,去搭配该纪录片的一些魔幻元素,一些如虚如实的故事。虚如梦魇,实如亲历


关于导演参与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的故事,通过对战友们和自身记忆的解谜与探索,拼凑出该战争的事件与回忆。毕竟是纪录片,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在讨论纪录片的观后感里提到“主演”这种词,不过纪录片对于事件真实性的描述自然不会太低,而开头几位受访者讲述的故事都颇震撼人心



我视这部作品为导演对于自身所作所为的自我批判或自我审视。但与一般的批判性电影不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利用受访者对于自我的欺骗,甚至是对观众的欺骗,欺骗说我不曾做过某件事情,或者是我不记得做过某件事情来进行自我批判。他们称其为PTSD(创伤后压力综合症),但这追根究底只是人类为了躲避内心深处的罪恶感而进行自我洗脑、自我删除记忆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某名受访者被问及是否曾想过自己做的一系列事情会引领至某导致上千人死亡的大屠杀事件。该受访者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始说些有的没的去模糊问题。这个停顿很有趣,停顿意味着自我质疑,意味着心中带有某种程度的罪恶感,但却害怕被该罪恶感腐蚀而强行将其压抑下去


这也让这些受访者和另一纪录片 - The Act of Killing《杀戮演绎》里的印尼侩子手完全不同。The Act of Killing里的印尼将军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视为荣耀,将自己视为国家英雄、名族英雄,并毫不惭愧的在纪录片里演示自己如何以各种各样残忍的方式将当年的印共处死。他们没有愧疚之心,他们的价值观是扭曲的。而ואלס עם באשיר的受访者至少还会自我怀疑,说明他们心中还有那么一丁点的良知。我不想美化他们的行为,但或许他们不全是坏人,他们只是为了压抑内心的罪恶感而自我麻痹,而做了很多坏事的普通人

战争片,知名的战争片几乎都是反战的。例外嘛,比如说二战时期德国拍的一堆纳粹宣传片;或者是John Wayne主演,美国拍的越战宣传片,不过这些作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都被视为政治洗脑片,都被视为电影史的污点。电影的主流价值观终究是反战,不,应该说普通民众的主流价值观终究是反战

但大部分所谓的反战片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总是爱表现士兵的无助。士兵是无辜的,士兵没有选择,所有的错都是源自那些选择参与战争的国家与政府,士兵只是无能为力的棋子。ואלס עם באשיר选择以更深入的方式去理解参战者们内心的感受与变化。士兵终究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选择。他们究竟真的只是身不由己?还是为了压抑内心的罪恶感而选择麻木的服从命令,选择对一切残忍的事件袖手旁观?


电影的最后,当导演被反问是否做过某些事情时,导演也选择以含糊的方式去逃避问题。导演也是参战者之一,导演也是导致无数人失去生命、生活、家园的士兵,导演也只是为了压抑心中难受情绪而自我欺骗的普通人

Monday, November 26,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三 - Funny Games《趣味游戏》)


———————————————————————————————————————
3)Funny Games《趣味游戏》1997

导演:Michael Haneke
主演:Susanne Lothar,Ulrich Mühe,Arno Frisch,Frank Giering,Stefan Clapczynski
———————————————————————————————————————

你要如何与观众对话?你要如何隔着镜头与观众对话?你要如何隔着荧幕与观众对话?你又要如何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观看你的作品时被彻底的愚弄与操纵?

当提到与观众对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破第四面墙,让观众感受到存在感,让观众某种程度上参与在故事里。但普遍的打破第四道墙终究有限,毕竟电影角色不能像The Purple Rose of Cairo《开罗紫玫瑰》那样突然从荧幕中走出来,然后牵着你的手说,一起来感受电影世界的美妙吧!

看到不少观众评论剧情说为什么Funny Games里的一家三口在什么时候不这样那样,其实都是当局者迷,就如同观众在反转后被戏耍一样。利用操纵观众聊反操纵,明明同样是被戏谑的群体,为何你这傻逼观众却不选择早早关掉这部电影呢?


当提到改编或翻拍,我们可以理解为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注入新兴,或极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语言去将另一个型体(如小说、漫画等),甚至是从同样媒介语的电影上再创作,尝试为一个旧故事赋予新的表现力。可是有一些人,我不知道该不该称他们为脑残,愿意花几千万美元,就为了拍出和旧作一模一样的“新”作品,我们称其为反类型翻拍,或逐镜头翻拍

最著名的例子是98年Gus Van Sant的Psycho《98惊魂记》,说是为了致敬Hitchcock,说是因为Psycho是Gus Van Sant某种程度上的启蒙片。结果自然是骂到乱,观众不明白为什么要完全复制一部三十多年前的电影,甚至大部分镜头都一模一样。不过也有人提到,这种反类型翻拍,是否也能够被视为创新力的一种?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做,他在电影翻拍上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新的可能性

第二个著名例子,就是Haneke的Funny Games。Haneke在2007年(原作的十年后),将原作换了一批演员重新翻拍,甚至大部分镜头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新版将语言从德文换成英文


Haneke提到他原先就想要把原版拍成英文,因为这是一个更贴切于美国的故事,但碍于资金限制无法成型,十年后却也很任性的硬是做了个重制版。那这暴力残酷的电影和美国又有什么关系?

Funny Games是关于媒体中暴力成分的反思。部分观众追寻反派们对于一家人的凌虐,另一部分观众则追寻家人对于反派的反击与报复,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离不开暴力手段。当然暴力是人类的本性,但利用暴力血腥的情节去制造娱乐,利用刺激观众的兽性去赚取金钱,这算是对文明社会的一种茶毒吧。Haneke觉得这种现象在好莱坞最为严重,所以才一味的要以美国为背景拍摄这部影片


说到底故事该怎么走,电影该怎么呈现,终究是由制作一方(导演等人)完全操控。而你这傻逼观众只有被戏耍、被操纵、被洗脑的份

Haneke,七十多岁欧洲白发老头,看外型以为又是那种疯狂炫着各种镜头语言、电影技巧,但剧情却如同雾里花的欧洲“古板”老头,至少看完Amour《爱》后是这么认为的。在了解他其他几部作品后才发觉,他的风格真是潮到爆

大器晚成,47岁才拍摄第一部电影,在这之前都只在西德和奥地利拍摄一些电视剧。个人风格强烈,最大特点是他喜欢以导演的身份将自己“塞入”电影内,并以某种特别的方式与观众进行“沟通”。抛开Funny Games,还有Caché《隐藏摄像机》那从头到尾不知道从哪来的录像带

他尝试向观众表现电影里的世界终究是虚拟的,但却又与他那冷峻克制、表现张力十足的写实风格形成反差(比如说Funny Games里某个不剧透不剧透,超冷峻令人毛骨悚然的固定机位长镜头)

Tuesday, July 17,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四 - Сталкер《潜行者》)


———————————————————————————————————————
4)Сталкер《潜行者》1979

导演:Andrei Tarkovsky
主演:Alexander Kaidanovsky,Anatoli Solonitsyn,Nikolai Grinko,Alisa Freindlich
———————————————————————————————————————

这无疑是九年来最难写的一篇。在似懂非懂之间,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在清晰与迷蒙之间。没有办法,我智商与鉴赏艺术水平低下。未来再也不敢乱将Tarkovsky的电影扯上榜了,对Tarkovsky的爱深深埋藏在心里就好

塔可夫斯基。塔司机大部分作品都离不开形而上的主题。无法被证明或非实体的事物,是否真的非真实?肉眼看不到空气,空气是否不存在?肉眼看不到情绪,情绪是否未曾出现?肉眼看不到欲望,欲望是否如同虚无?Tarkovsky只用三个人和一条臭水沟,拍出这部上了各种榜单的,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科幻片

故事讲述某个地区因陨石坠落变得荒芜,人们称其为“The Zone”。传说The Zone中有一间叫做“The Room”的房间。凡是到达The Room的人,心中最深层的欲望或愿望将会被实现。潜行者受雇带领科学家和作者,一同穿越这危机四伏,变幻莫测的区域

三个主要角色,自然代表三种不同的形象。潜行者代表的是信仰,而信仰是对于内心某种欲望的自我满足和圆满。即使潜行者的工作需要面临着许多危险,即使生活凄惨穷困潦倒,但当完成任务时的满足感却远远大于现实中所有的不如意

潜行者在电影里提到音乐。音乐本身是虚无的,它只是由一些声音组成。但人们却需要音乐,人们却依赖音乐,因为音乐满足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空虚感

科学家代表的是理性,也可以称其为科学。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能够被证实或证明。反之,不能被证明的事物自然不可能是真实的

作家代表的是艺术。作家相信目前大众被理性的思维捆绑着,但艺术本身却需要由心灵的感受和创意去堆砌。理性限制了大众对于艺术的理解,理性也限制了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创造。就像我利用理性的思维去解析,然后写下这些狗屁不通的观后感又如何能够代表电影。文字代表不了艺术,那艺术又要如何被理解?

Tarkovsky利用缓缓的长镜头制造诗意与悬念感。他让你怀疑,他让你相信。他让你质疑,他让你肯定。最后再来一个anti-climax,一切又回到形而上的主题,无法被证实的事物,是否真的非真实?

大众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大众或许被理性的思维限制。而Tarkovsky本身,也有不同的诠释

Monday, May 28,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五 - Watchmen《守望者》)


———————————————————————————————————————
5)Watchmen《守望者》2009

导演:Zack Snyder
主演:Malin Åkerman,Billy Crudup,Matthew Goode,Carla Gugino,Jackie Earle Haley,Jeffrey Dean Morgan,Patrick Wilson
———————————————————————————————————————

或许这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改编,但这无疑是一部伟大的漫画。这回就稍稍破例,多聊漫画,少聊电影

导演Zack Snyder,在中文影迷圈的绰号叫渣导,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听的外号。最著名的特点是slow mo,渣导对慢镜的执着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因为Watchmen的故事是在alternate history,除了主线剧情外的背景故事有些许繁杂,需要解释是什么引领至这不一样的时空。虽然电影里大部分场景都是以原漫画的分镜构图(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缺乏创造力),但Zack Snyder利用擅长的slow mo结合opening credit的蒙太奇去诠释Watchmen的背景,这一点倒是被不少原著粉丝大赞

关于opening credit的背景,几个对剧情影响比较显著的历史事件有:Watchmen帮助美国政府处理某些私下勾当(其中以Comedian的牵涉最多),Richard Nixon因水门事件未爆发(揭秘记者被Comedian收拾)加上越战胜利的声望(Dr. Manhattan以辗压性的超能力横扫北越)连任四届总统。美国也因为攻陷北越,势力越发强大与目中无人,美苏冷战更显胶着,核战似乎一触即发

其实整部电影的剧情就是反反复复的背景故事,Comedian的背景故事、Rorschach的背景故事、Dr. Manhattan的背景故事。叙事有些许冗长,部分情节或许有些许多余,但请保持耐心,一切又一切的背景故事都是为了堆砌铺陈结尾climax处所有角色对立的动机。那令人难忘的对立,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比The Dark Knight的两艘船三架遥控器还要大

关于结尾处的对立,其实就是全理性(Dr. Manhattan)和全感性(Rorschach)的对立。全理性是错误的,全感性也是错误的。当错误与错误对立时,自然就会产生第三群体,犹如懦夫般的旁观者(Nite Owl和Silk Spectre II)。旁观者们内心深处对于全理性的冷血感到不齿,却又没有勇气实际支持全感性的无知

严格来说这甚至不算是什么典型的超级英雄人设,除了Dr. Manhattan拥有超能力,其余主要角色在原漫画里都只是穿着奇奇怪怪服装的普通人(当然电影特意的强化了所有英雄们的打斗能力)。但正是这群普通人,创造出超级英雄漫画史上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2008年Wizard杂志评选最伟大超级英雄漫画角色第六名,Rorschach(前五名分别叫做Wolverine、Batman、Spider-Man、Superman和Joker)

Rorschach疾恶如仇,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只有对与错,没有任何的灰色地带。他是典型的极端主义者,恨不得把所有罪犯分尸成十八块。为何这么一个内心扭曲的角色却备受读者喜爱?因为他代表着人类的感性,他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源自于发泄欲望的冲动,但在发泄私欲的同时却被大众视为英雄,或许人类内心某处也想要完全依情绪行动。其实这就是整部漫画的主题之一,人类特有的魅力源自于其被感性驱使

而让Rorschach这个角色变得更特别的地方在于,他并不完全是全感性的。在他的内心最深处,他了解他某些行为或许是错误的,但他克制不了想要发泄情绪的冲动。搞笑的是,原著作者Alan Moore创造这个角色时是为了嘲讽极端主义者,他一直不明白为何这么一个角色会深受欢迎

在电影里,饰演Rorschach的Jackie Earle Haley将口音沙哑化去塑造角色的阴沉。对原则固执,孤僻,加上被情绪左右时疯癫的诠释,这是我看过最佳的超级英雄表演之一

Friday, May 18,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六 - Serbuan maut《突袭》)


———————————————————————————————————————
6)Serbuan maut《突袭》2011

导演:Gareth Huw Evans
主演:Iko Uwais,Joe Taslim,Donny Alamsyah,Yayan Ruhian,Pierre Gruno,Ray Sahetapy,Tegar Sathya
———————————————————————————————————————

类似Die Hard《虎胆龙威》,以主角处于劣势和千钧一发下无法承担任何错误的悬置感去博得观众的投入与专注,在封闭受困场合里杀出重围的动作片无疑是最high最赞的

第一部上榜的印尼影片,好像也是第一部东南亚影片(聊过的电影太多,都不记得盘点过哪些了)。而电影里武打场面的武术派别,自然是盛行于东南亚地区,以狠与攻击对方神经要害闻名的Pencak Silat。也正是Silat的狠劲,将电影里动作戏的血腥与暴力放大化

和成龙的武打片里一味的广角广角去强调动作戏的整体感真实感不同,Serbuan maut更多利用剪辑与武指的结合去呈现一种紧凑感,武术指导创新创意十足却不花俏,尤其结尾处的3P,是我近年来看过最赞的武打scene,没有之一

3P scene太high,忍不住再小剧透多一张

抛开武指,电影吸引我的方面还有反派散发出的魅力。要如何让观众对反派恨(爱)之入骨?这年头全善或全恶早已是庸俗得不能再庸俗的人设,如何在角色里加入灰色地带,如何让角色更具人性反倒让观众有种焕然一新的观感。比如更贴近观众内心某些特质的反派,像让反派更显智慧,设个陷阱将英雄杀个清光;又或者在冷血无情的杀人犯中塞入对于原则的执着,我憎恨武器,我憎恨刀与枪,但我自信我的双手就能送你上西天,魅力爆表

当然这电影能挑的缺点也是一大堆,如同连续剧般的剧情就不细谈。作为一部动作片,武打动作借位极差,各种挥空拳。甚至严格来说,这部电影除了暴力就是暴力,毫无其他价值观而言。不过瑕不掩瑜,当电影里的动作场合满足了你这雄性动物天生可悲的暴力欲后,什么缺点都不重要了

最后分享一下,男主角Iko Uwais和反派Yayan Ruhian因为Serbuan maut一炮而红,被邀请参与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的制作,演了两个咖喱菲lol

Tuesday, May 8, 2018

2017年观影纪录最爱(七 - Synecdoche, New York《纽约提喻法》)


———————————————————————————————————————
7)Synecdoche, New York《纽约提喻法》2008

导演:Charlie Kaufman
主演:Philip Seymour Hoffman,Samantha Morton,Michelle Williams,Catherine Keener,Emily Watson,Dianne Wiest,Jennifer Jason Leigh,Hope Davis,Tom Noonan
———————————————————————————————————————

好吧,又是Kaufman上榜。Kaufman上榜之频密令我开始感到有点厌倦有点腻。可惜我是剧本控,对好剧本真的没有抵抗力

其实纠结了很久究竟要不要share不是了解得很透彻的作品,毕竟在不了解的基础下又能够分享些什么?可是Synecdoche, New York利用(Kaufman一如既往的)创意呈现出一种绝望无助的情绪,不论是这种痛苦情绪的感染力、触及之深度还是衬托这种情绪的创造力都是我在其他作品没有遇过的,这种情绪让你重新反思你的人生。所以我尽可能的在我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再利用我有限的表达能力,将这抽象哲学的感受转化为文字

在聊这部电影前,要先聊聊Kaufman写这个剧本的概念。Kaufman原本想要创作一部恐怖片,当然Kaufman的恐怖片肯定不会是你想象中那种浪费你的时间吓一吓你的恐怖片,他尝试将人类最害怕的情绪凝聚成一个作品,被心爱的人排斥的情绪、不被谅解的情绪、对所有抉择感到懊悔的情绪、孤独没人了解你的情绪、找不到存在价值存在意义的情绪、想死却又害怕死后一无所有的情绪

人类终其一生去追寻人生的意义,但人生本无意义,所谓人生的意义只不过是人类为了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价值而创造出来的词汇。人类找寻一堆借口,人类如同鸵鸟般的逃避那些糟糕的情绪,欺骗自己平平淡淡平平庸庸的度过一生就是幸福的事

人类害怕抉择,但不论是好抉择坏抉择,或是你到死都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抉择,就如同电影里一直着着火的房子,正是这些抉择塑造出你的人生。而你必须要一个人去承担这些抉择所带来的后果。当然成日沉浸在懊悔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似乎也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Anomalisa有聊过,Kaufman的作品强调每个人类的个体性,却淡化每个人类的独有性。先聊个体性。你很特别,每个人都很特别。但所谓的特别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特别,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独立的,你没有办法理解别人在想些什么,别人也没有办法理解你在想些什么;你没有办法准确完整的将自己的情绪表达给其他人,别人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情绪完整的表达给你;或者更准确的说,更多时候人类都不了解自己心中的情绪、脑里的思绪是什么。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联系终究不可能是完美的,人类终究是孤独的。你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你也将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

当然电影嘛,就是将不可能的事情转化为可能。或许你总觉得为什么只有你需要经历这些糟糕的情绪。电影最后让男主角进入某个角色的身份(如同Being John Malkovich里角色们进入John Malkovich的大脑),拥有着该角色的回忆,拥有着该角色的日常生活,拥有着该角色的情绪。才发现原来该角色也同样有着痛苦的感受,原来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烦恼,原来你一点都不特别,每个人类一点都不特别,这就是对人类独有性的淡化。就如同电影标题所写的Synecdoche,意为提喻,以小见大的意思。利用电影里“小小”的舞台剧去审视男主角的一生,利用男主角一名角色去看全人类的通病,都是以小见大

所以Kaufman这回除了复杂的故事结构和深奥的隐喻之外在剧本创作上又玩了什么新把戏呢。一来就是电影开端的时间跳跃,每一个剪辑都是新的时间点,每一个剪辑都是新的一天。在短短几分钟内表现出男主角几乎一年的生活,以展现生命迅速的在麻木不仁与痛苦中一闪而过

二来则是个人很喜欢的对白创新,类似Anomalisa里每个人都有着同一副声音,这回玩的是对白与旁白重叠。利用虚幻中与女儿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层叠着现实中女儿临死前最悲痛的记忆


最后的最后,电影呈现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间,没有什么遗言,没有什么回忆一闪而过,只是一瞬间。所有快乐的回忆,还是糟糕的情绪就在一刹那灰飞烟灭。是啊,又何必为了这些终究会灰飞烟灭的感受,去浪费你那原本就短暂得不能再短暂的人生